1、服藥時間:一般分早、晚一次,每次各半,補益藥宜空腹服,鎮(zhèn)靜藥宜睡前服,消導(dǎo)藥宜食后服,發(fā)汗藥宜熱服,清熱藥宜溫服,瀉下藥須空腹服,但不可過量,以免虛脫;
2、服藥的次數(shù):一般每日服藥2~3次,維持療效者改為每日一次,有的一日多次或煎湯代茶,不拘次數(shù)。
3、服藥方法:一般性的中藥宜溫服;根據(jù)病情及治療的需要也有采用冷服用于熱癥者,采用熱服用于寒癥者。治感冒的中藥要趁熱服;清熱解毒的中藥宜冷服;嘔吐的病人宜少量多次服;咽喉疾患者宜多次頻飲,緩緩咽下,使藥液充分接觸,迅速奏效。
4、服用中藥量:量的多少應(yīng)根據(jù)病人的病情、年齡等情況而定。一般成人一次量為200毫升(約一飯碗),兒童為50-100毫升(約小半飯碗)。
5、藥飲選擇:一般用白開水送下,因嘔吐而服藥困難者,可飲姜汁,藥液中加白糖或矯味劑。
6、飲食注意:一般在服藥期忌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。服用中藥時脾胃虛弱、泄瀉腹痛的患者,更忌此類食物。皮膚病及瘡傷應(yīng)忌食魚蝦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等。服用治感冒的中藥忌生冷及酸味食物。
7、服藥后密切觀察療效、藥物反應(yīng)及病情變化。